發展歷史
龍華科技大學於1969年11月奉准立案,12月12日新生註冊,此後遂訂定此日為本校校慶。創辦人孫法民先生偕夫人孫陳淑娟女士,選定龍迴鳳舞之「迴龍丹鳳」地區,以「龍之傳人,耀我中華」為建校宗旨,並手訂校訓「勤、敬、誠、樸」之精神,創辦本校,命名為「私立龍華工業技藝專科學校」,初期僅設機械技術、電工技術、工業電子及電化技術四科。學校秉持「務實、卓越、創新」為教育理念,建構完整組織架構,並以學術與技術研發,從事教學、實務與學術研究,以培育出兼具專業技術及人文素養的博雅科技人才。
1973年奉准更改校名為「私立龍華工業專科學校」,同年增設工業管理科;1983年增設夜間部;1989年增設國際貿易科,並易校名為「私立龍華工商專科學校」。1990年增設電子資料處理科;1998年奉准改制為「龍華技術學院」,附設專科進修學校,設有國際貿易科及資訊管理科;1999年增設應用外語系、企業管理系及財務金融系;2000年附設進修學院,設有財務金融系及應用外語系,以全力培育高級技術人才。
2001年奉准改名為「龍華科技大學」,是台中以北地區第一所獲得教育部核定的私立科技大學。並增設資訊網路工程系、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機械系碩士班及商學與管理研究所;2002年增設電機系碩士班、電子系碩士班;2004年成立工程技術研究所;2009年增設資管系碩士班;2012年增設觀光休閒系及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2013年增設化工與材料工程系碩士班;2014年增設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碩士班;2015年增設國際觀光與會展碩士班;2016年增設資訊網路工程系碩士班;2023年化工與材料工程系奉准更名為半導體工程系、國際企業系更名為數位行銷暨跨境商務系。本校由原來之四科,堂皇擴展為現今之三學院、十四系及九碩士班,畢業生在政府單位及公民營企業服務且成就非凡者所在多矣。
辦學理念及特色
本校定位為一所培育產業優質實務人才、提供創新技術服務的應用型科技大學,目前設有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及人文暨設計學院共三學院、十四系及九碩士班。在務實致用的基礎下,本校堅持「二不二要」,「二不」-不刻意追求國際間大學排名、不以培養諾貝爾獎得主為辦學目標;「二要」-學生畢業後要能廣受企業歡迎,企業願用較高的待遇來聘用學校畢業生、學校要有足夠的科研能量,協助產業解決問題,轉型升級。
為達成產學無縫接軌的目標,本校自2012年10月,率先推出「訂單式就業學程」,透過相關領域指標和關鍵性企業合作,依據企業人才需求,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規劃「客製化」課程,邀請業師授課、共同指導學生專題製作,並安排參與就業學程的學生,赴合作企業進行一學期或一學年的實習,實習情形良好的畢業生,由合作企業優先聘用;經由訂單式就業學程,企業與學校相輔相成,互助互利,學生畢業即就業,企業獲得專業人才,並降低人才培訓成本,學校亦可提高學生與企業滿意度,有效解決「學用落差」,共創三贏局面。
整體辦學績效
一、系所評鑑
- 2021年教育部科技校院校務評鑑及專業系所評鑑,全校各系皆獲通過。
- 2021年工程學院5系獲IEET國際技術及資訊教育認證(TAC/CAC)全數通過。
- 2019年管理學院5系獲ACCSB華文商管學院認證全數通過。
- 2021年人設學院4系自辦品質保證自我評鑑,全數通過6年效期認證。
二、教學卓越
- 2006年至2017年,連續12年獲得教育部競爭型「教學卓越計畫」補助,累計獎勵金額達新台幣6億6,185萬元,台中以北僅次於北科大、私立科大第一。
三、典範科大
- 2012年至2017年,連續6年獲得教育部推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成立產學研發中心,累積補助金額達1億7,000萬元,為台中以北唯一入選之私立科大。
四、高教深耕
- 2018年獲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1億0,414萬元。
- 2019年獲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1億0,762萬元。
- 2020年獲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1億2,662萬元。
- 2021年獲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1億2,943萬元。
- 2022年獲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1億3,153萬元。
- 2023年獲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1億4,795萬元。
連續6年獲教育部每年逾億元,補助金額連年成長,累積補助逾7.4億元,台中以北私立科大第一。
五、整體獎補助
- 2020年獲教育部私立技專校院整體發展獎勵補助款9,780萬元。
- 2021年獲教育部私立技專校院整體發展獎勵補助款9,895萬元。
- 2022年獲教育部私立技專校院整體發展獎勵補助款9,717萬元。
- 2023年獲教育部私立技專校院整體發展獎勵補助款1億0,909萬元。
六、媒體評鑑
- 2015、2016、2020、2021、2022、2023年入選《Cheers》全國大學校長互評TOP 20辦學績優大學。
- 2017年《Cheers》「企業最愛大學」調查、《1111人力銀行》「雇主最滿意大學」調查,全國私立科大前三名。
- 2019、2020、2021、2023年榮獲《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全國私立科大第一名。
- 2020、2021、2022、2023年榮獲《Cheers》「企業最愛大學、大學辦學績效成長雙調查」全國私立科大第一名。
- 2020年《1111人力銀行》「企業最愛大學」調查、《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TOP 20」調查、《Cheers》「企業最愛大學」及「企業最愛碩士生」調查,本校皆榮獲全國私立科大第一名,囊括四冠王頭銜。
- 2021年《遠見》「2021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Scopus資料庫調查,本校在領域權重引用影響力指數(Field- Weighted Citation Impact, FWCI)影響力高居全國第一。
- 2021年再度蟬聯《Cheers》「企業最愛碩士生」TOP 30全國私立科大第一名,更是唯一入榜TOP 30的私立技專校院。在「電子電機/資訊/通訊/光電」、「生物科技/化工化學/食品生技/農藝」及「觀光餐飲/旅館休閒」等3個學群入榜TOP 10,均為榜上唯一的私立科大。
- 2022年《遠見》「2022國內大學聲望調查」,蟬聯「年度辦學最佳大學」全國私立科大第二、台中以北私立科大第一名。《遠見》2012年起實施調查以來,本校年年進榜全國私立科大前4名,辦學成效卓越。
未來展望
本校位於新北市新莊區、樹林區與桃園市龜山區交界,緊臨縱貫公路,距離台北捷運新蘆線迴龍站僅1公里,交通便捷。校區依山建築,環境寧靜幽美。由於本校位居台灣北部重要工業區樞紐,周圍環繞林口、華亞、龜山、樹林、土城及新北6大工業、科技產業園區;鄰近縣市又有新北、桃園等多家傳統製造業工廠、新莊副都心及新北知識產業園區等,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在國家教育政策前瞻指導、工商業界碩彥支持以及全校師生辛勤的努力下,使得本校得以不斷地成長茁壯。今後仍將持續秉持「務實、卓越、創新」的教育理念認真辦學,並配合國家整體工商建設發展,培育出更多的專業人才,福國利民,貢獻社會。
目前本校設有研究所、大學部、進修部、專科部五年制等學制。區分為三個學院、十四個系、九個碩士班
一、工程學院-下設五系五碩士班
- 電機工程系(科)含碩士班:自民國58年創校以來即設有電機工程科,民國79年分設電力組與儀控組;民國87年因學校升格為龍華技術學院,更名為電機工程系,學制同時包含二技部、四技部、二專部;民國91年增設碩士班;民國92年新增電力組、控制組、光電組、計算機組、電子電力組、通信與信號處理組。107年增設專科部五年制。
- 電子工程系(科)含碩士班:自民國58年學校初創時即已設立工業電子科,至民國62年奉教育部核准始更名為「電子工程科」。後於民國72年經教育部核准設置夜間部。因辦學績效優異,民國88年本校升格為技術學院,本系亦改名為「電子工程系」,後於民國91年獲教育部核准,本校改名為「龍華科技大學」,同時成立電子工程系碩士班。 電子系每年招收之新生班別如下:日間部四技、碩士班;進修部四技。同時為了提升學生的實務能力,本系目前已有大四的學生進入業界實習,並且也和宏達電子公司成立產學專班進行合作。同時積極招收外籍生,讓學生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及競爭力。 107年增設專科部五年制。
- 機械工程系(科)含碩士班:自民國58年創校以來即設有機械技術科,第一屆招生兩班,至民國61年增為三班;民國62年更改名稱為機械工程科,並於民國75年增加為四班,分為自動化控制組二班及製造組二班;民國78年增為製造組三班,自動化控制組維持二班,並增設夜間部。民國79年增為六班,自動化控制組及製造組各三班。於民國86年為籌畫升為技術系而減少一班,自動化控制組減為二班。民國88年正式升等為機械工程系,招生學院部四技二班,二技二班,進修部四技一班,二技一班,另招生二技在職專班一班,二專學制僅招生進修專校學生。民國90年,機械研究所碩士班開始招生。並於民國93年碩士班提升為隸屬工程學院下之獨立之研究所,並改名為「工程技術研究所」。民國91年進修專校停止招收二專生,改為進修學院招收二技學生。民國94年,進修學院二技停止招生,改招進修部二技在職專班。民國91年日間部二技改為招生一班。並於民國96年日間部二技部停止招生。民國98年進修部二技班與二技在職專班停止招生,改招進修部四技在職專班。107年增設專科部五年制。
- 化工與材料工程系(科)含碩士班:自民國58年創校即奉准立案招生電化技術科 ,民國60年奉部令改名為化工技術科;民國62年奉部令改名為化學工程科;民國72年依新課程標準,本科定為化學工程科化學技術組;民國78年化學技術組三班(一、二年級合併六班);民國79年化學技術組增加一班;民國80年化學技術組(夜間部)一班;民國82年化學技術組日間部四班(8班)夜間部一班(3班);民國87年學校改名龍華技術學院,本科改名為化學工程系,招收二技日間部、進修部各一班。共有二、四技日間部各一班(共六班);民國98年 招收四年制日間部一班;民國92年進修部二技停招;民國92年在機械所,材料資源組招收三名研究生;民國93年改制為化工與材料工程系,102年成立化工與材料工程碩士班,104年增設專科部五年制,112學年度改名為半導體工程系。
- 資訊網路工程系含碩士班:資訊網路工程系含碩士班:成立於民國90年,招收進修部二年制一個班級。在91年成立了日間部四年制一個班。成立之初乃由電機系孵育並代管,在92年時本系開始著手進行與電機系分割之程序,93年起正式獨立資訊網路工程系。94年起日期部增為四技二班,98年於進修部新增假日班(在職專班),招收四技學生一班,105年奉准增設碩士班,106年正式招生。
二、管理學院-下設五系二碩士班
- 企業管理系含碩士班:民國88年奉教育部核准設立,招收日間部四技1班;民國89年增班招收日間部二技、進修部二技及進修部四技各1班;民國90年本校改制為龍華科技大學,增班招收進修部二技在職專班1班;民國91年日間部二技與進修部二技在職專班停招,改增班招收日間部四技1班,共2班;民國93年增班招收進修部二技在職專班1班。民國98年進修部二技停招。民國99年增班招收進修部四技共2班。 民國100年教育部科大評鑑企業管理類一等殊榮;民國101年企管系與商管所合併,招收日間部碩士班及進修部碩士在職專班各1班。
- 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民國79年奉教育部核准設立電子資料處理科;民國82年奉准增班為三班;民國83年更名為資訊管理科,共有二專日夜間部,12個班級;民國87年因學校改制,系所同時升格為資訊管理系;民國90年奉准招收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管理組資訊管理專長3~5位名額;民國92年即有四技日間部三班;進修部一班;二技日間部一班;進修部二班;進修學院一班;研究所商學與管理研究所資訊管理組5~8名。民國97年奉教育部核准設立資訊管理系所,招生名額為15名。
- 國際企業系:民國78年成立龍華工商專校國際貿易科,主要學制為日間部與進修部二專部。民國87年因學校升格,本系亦更名為國際貿易系,招收四技、二技日間部、進修部,以及二技進修部在職專班,以培育全方位國際商務人才作為發展方向。邁向「國企3.0」,112學年度更名為「數位行銷暨跨境商務系」,提供學生能接軌未來的專業與技能,培育具備在地關懷、全球視野及團隊合作的數位行銷以及跨境商務營運的X型永續人才。
- 財務金融系:本系成立於民國88年,當時編制為四技日間部二班,四技進修部一班;民國89年增設二技日間部一班,二技進修部一班及假日進修學院一班。發展至今,本系目前有四技日間部二班,四技進修部一班及進修部二技在職專班一班。
- 工業管理系:民國62年奉教育部核准成立工業管理科;民國74年更名為工業工程與管理科;民國87年升格為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民國92年改編制於管理學院下,且正式更名為工業管理系迄今;民國95年勇奪教育部科大評鑑工業管理類一等殊榮,且與台大、北科大成立跨校產學研發聯盟。
三、人文暨設計學院-下設四系二碩士班
- 應用外語系暨國際觀光與會展碩士班:民國88年奉教育部核准設立,目前四年制日間部共有8班,進修部共4班,二年制在職專班共2班,104年增設國際觀光與會展碩士班。
- 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含碩士班:民國89年由電資學院電子系協助成立,90學年度招生進修部二技學生1班。91學年度正式從電子系獨立出來,並設獨立之辦公室與實驗室;94學年度在設計類增設日四技一班、停招夜二技與改招夜四技一班(電子類);因應招生來源之改變及未來之發展,本校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由原隸屬「電資學院」,94學年度轉入「人文暨科學學院」,希望結合人文、藝術與通識方面的師資與資源,讓本校多媒體與遊戲之專業更具競爭力;此外,94學年度並開設數位內容學程,提供其他非本科系之學生建立以數位內容領域為第二專長之學習機會,培養具數位內容專長之學生;96學年度於電子碩士班中成立遊戲科學組;98學年度增設四技在職專班,99學年度在設計類增設夜四技一班,99學年度核定開設「學士後第二專長學士學位學程(簡稱4+X)」:數位遊戲設計/手機行動數位平台遊戲設計與應用。99年技專校院評鑑結果,本系獲評為一等。「人文暨科學學院」於101學年度增設「觀光休閒系」及「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更改院名為「人文暨設計學院」、102學年度本系招收第32 期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行動數位內容設計製作科學生,103學年度從電子碩士班獨立,成立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碩士班。
- 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成立於101學年度,招收日間部四技一班、進修部四技一班及四技在職專班一班。102學年度日間部四技擴為兩班、進修部四技一班、在職專班停招。
- 觀光休閒系:成立於101學年度,101年8月開始招收日間部四技一班、進修部四技一班及四技在職專班一班。在課程設計上,以「外語」為基礎,「觀光休閒」為內容,以「行銷管理」為方法,並透過「專題製作」與「企業實習」,強化與觀光休閒產業之互動連結,培養高素質國際觀光休閒行銷人才,提供具國際水準之觀光服務。